期刊导读

【附中作文】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作
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解读 哈师大附中 时长江 【原题回放】 四.写作 ( 60分) 2 3 .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(60分) 春天,万物复苏,草和树是一

哈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解读

哈师大附中 时长江

【原题回放】

四.写作(60分)

23.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(60分)

春天,万物复苏,草和树是一样的绿色。短时间看,草的生长速度要比树快,但时间一长就知道草永远长不高,而且“一岁一枯荣”;而树则耐得住风吹雨打,逐渐粗壮、茂盛,乃至“亭亭如盖”。

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?请结合自己成长的感悟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选好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,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。

【试题解读】

这是一则任务驱动类作文,材料为隐喻类材料。

任务指令是任务驱动类作文的“核心”,是写作的出发点。该作文的任务指令为: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?请结合自己成长的感悟写一篇文章。”其中,“怎样的思考”“结合自己成长的感悟”是关键。“思考“感悟”要求我们要有自己的观点、看法、主张,所以,该题目适合写议论文。同时,它也引导我们是对材料准确解读,并以类比、联想思维形成观点,从而确定立意。而“结合自己成长”要求考生不能信口开河,要从自己成长的经历、感受出发提炼观点并加以论证。很多考生在初中形成了一种“机械论证”的恶习,甚至有时观点看法都是虚假的、不切实际的,本次考试对此类问题会起到一定的“纠偏”作用。

再读材料。对于材料,考生要从整体上解读,抓住其本质、核心。在材料中,“草”和“树”形成对比,这形象的暗喻中分明指向了两种人、两种人生道路、两种人生选择。短时间看,草的生长速度比树快--“草”此时所代表的就是求速、求快、求高效的一类人,“急功近利”是他们的特征,他们为了求速、求快、求高效甚至不择手段。“草木的生长”比喻的是“人的成长与成熟”。人的成长与成熟从来都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不可追求“一跃十步”、一蹴而就。而树的形象往往是人生最好的譬喻:耐得住风雨,逐渐粗壮、茂盛,乃至“亭亭如盖”。这里显然是强调树的“忍耐”“逐渐粗壮、茂盛”,人的成长与成熟正是如树一样要耐得住风雨、耐得住岁月,人要学会在锤炼和磨砺之中逐渐强大自己,让自己最终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。在材料中,有很明显的“抑草扬树”的倾向,考生如主观臆断地去挖掘“草”的优秀特征,就会违反了审题的整体性原则而走向偏题。

作为考生,首先要善于解读材料,从材料中寻找到“共鸣”;其次是根据要求,快速构思。如根据材料,找到“草”和“树”的对比点,联系自己成长经历中的“类似”情节,比如过于急躁、过于功利的时候,比如忍耐、沉淀让自己收获成长的人生历程等。有了想法和素材,文章就好写了。

比如拟题为“人生不可求速成”,大体思路如下:

引材立意--草:求速成之害--树:扎实稳健,循序渐进--人:时代背景下的人生智慧--警醒式结尾。

对于有一定作文素养的同学来说,如此构思成文不是难事。我觉得构思关键在于一种“逻辑”的建构,只要合乎情理,能够“自圆其说”即可,并不一定要追求什么“花样”。当然,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,快速构思是要科学训练的。

作文一直是高中语文的“重中之重”,一些同学因为自身的积淀不足而“望而却步”,还有一些同学不能“知己知彼”,对评分标准缺乏研究,因而在考场上不能稳定发挥。所以,我建议同学们科学训练、有效提升。我觉得,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点,那么,你的作文分数就不会太低:第一,立意必须要“稳”;第二,构思要快,而又扎实有效;第三,行文必须流畅、充实而有文采。

希望以上能够给同学们一些启发。

文章来源:《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hebsfdxshkxxb.cn/zonghexinwen/2020/1103/330.html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博馆